借喻--劉志良牧師
蓮,花之君子者也
幾天前,我的女兒詢問我是否還記得宋朝周敦頤撰寫的《愛蓮說》,我告訴她我曾在唸中學時讀過那篇文章,還有印象其中一句:「蓮,花之君子者也。」她十分高興地請我為她解釋那篇文章的內容,又詢問我說:「『蓮花』是『花』,『君子』是『人』,二者原是毫不相干的,那麼作者竟從『蓮花』聯想到『君子』,那麼他是不是有點兒牽強呢?」我便給她解釋「借喻」的寫作手法,讓她知道作者是要藉著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來歌頌那些能在世俗中生存而堅守原則不染俗氣的人,也是要慨嘆當代沒有人懂得欣賞蓮花的高貴氣質,只是人云亦云,喜愛那艷麗多色的牡丹,就像世人不懂欣賞那些出塵脫俗的君子,只會爭著做那些趨炎附勢的人。
巴塞,足球之傳奇者也
2009年5月29日當我看《明報》的社論時,希奇地發現總編輯竟然在論球隊,還是在評論5月28日香港凌晨時分舉行的歐聯決賽,巴塞隆拿足球隊大勝曼聯足球隊二比零的那場賽事。起初我還以為自己看錯了體育版的文章,但再看一看確實它是社論,而標題也是「巴塞擊倒曼聯有啟迪.青訓譜寫足球傳奇」,我便明白到作者也是在運用「借喻」手法撰寫文章呢!他評論巴塞球員技術表現超卓,全隊緊密配合,使它得以成為全歐州最高成就的足球隊,囊括歐聯冠軍、西甲聯賽冠軍和西班牙盃冠軍,晉身三冠王,是因為它每年投入近五千萬港元培訓青年球員,甄選一些潛質豐厚的少年人,讓他們自12 歲起便寄宿數年,一起集訓和生活,建立彼此默契和對球會的歸屬感,結果造就了不少表現卓超的新秀,今次勝曼聯這場賽事便起用了七名青訓新秀。作者也評論曼聯近年卻較重視收購別家球會已成名的球員,例如朗尼、基斯坦奴朗拿度、里奧費迪南、卡域克、貝碧托夫等,結果支出鉅大,叫球會負債纍纍,可是卻沒有為球會帶來相稱的成就,球會還有青黃不接的危機。我認為作者是要借巴塞和曼聯這兩個球會的不同經營理念和得出不同的戰果,來借喻特區政府若不重視投入資源培訓自家青少年,使他們成材,單靠大學發放獎學金吸引別國優才生來讀書,最終並不會為香港帶來實質成就。
培訓人才,教會明日之出路者也
當我想到教會的發展時,我也從以上的兩個借喻得到啟迪。今天教會若不重視兒童和青少年的培育,及早裝備他們成為明日事奉教會的精兵,而只靠吸納別家教會的事奉人才來當傳道或同工,是不容易建立事奉團隊的合一配搭和歸屬感的。培育兒童、青少年以致成年人的工作是長線的投資,不會即時見到成果,但我們應該有不落俗套的眼光和勇氣,當世人都鍾情「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的價值觀時,我們應該追崇「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胸懷。事實上,過去幾年世界崇尚超快的回報和高風險的投機,而輕視長線的裝備與穩健的投資,結果造成金融海嘯的惡果。這教訓應該叫我們刻骨銘心,學習腳踏實地裝備自己和下一代,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重視培養屬靈的眼光,讓自己得以成為屬靈人,可以參透萬事。(參林前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