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吃苦,苦盡甘來

2016-05-16 15:51

學習吃苦,苦盡甘來

劉志良牧師

  中國人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可是現今的青年人常被人揶揄為不能吃苦的一代。是甚麼原因呢?他們是真的這麼不濟嗎?

一、環境不同

  當代的中年人多出生於六七十年代香港,那時的社會環境艱難,失業率高,大部分家庭都擁擠地住於用木板間隔的劏房或走廊床位,孩子多要於課餘時協助做家務及穿膠花幫補家計,不少人小學畢業後便要輟學做童工學手藝謀生,生活多是捉襟見肘,收入僅夠糊口,全年吃頓豐富的晚餐的次數也只有三幾次,根本沒有資源享用貴價玩具或奢侈品。

  當代的青年人多出生於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那時的社會環境適逢中國改革開放帶來香港的經濟蓬勃,市民就業率高,工資收入多,給孩子的衣食住行供應也較佳。他們並不需要課餘做兼職,相反地父母都會在他們課餘時提供補習課程或興趣班。父母也會買多一些玩具給子女,他們每天所得的零用錢也多。這自然造就了不必十分勞苦便有豐富享受的一代。所謂少爺兵小姐兵都是這樣培養出來的。

二、適當培育

  為人父母的應留意,吃苦精神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育的,也是環境影響的。如果我們想下一代能吃得苦,有更大能耐面對未來人生的各樣挑戰,我們便須在培養他們時注意了。

1.   身體鍛鍊

  當孩子還年幼時,我們便須給予他們適當的身體鍛鍊的機會,讓他們多步行、多去公園遊樂場攀爬、多去泳池游泳,也不要遷就他們常抱着他們逛街,動輒召計程車代步,不然他們的體能自然較差,容易生病呢!

2.   心志磨練

  孩子在遊玩時或學習時,我們要培養他們勇於嘗試、不怕失敗的精神。讚賞他們時,說話重點也應把放於他們努力不懈的奮鬥而不是最終表現成果。我們的忍耐表現就是培養他們忍耐精神的最佳工具。

3.   人際操練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裏若是習慣了別人凡事遷就他們,他們便只會倚賴別人而不願意自己努力。因此,當他們要與人配搭合作時,便容易發生衝突,互相批評卸責等。我們應當在他們做小組專題研習時指導他們如何與人合作,不應該怕他們的作業評分低便凡事協助他們完成,乃要鼓勵他們及早與組員溝通分工、適時協調和互相提醒等。

4.   管理訓練

  如家裏有外傭,而父母又縱容孩子養成凡事倚賴的習慣,他們便難以學會管理時間和物資等。經常遲到和遺漏用具會成為他們將來工作與交際時給人詬病的原因。當他們在時間管理與資源管理方面有優良表現,我們可給予讚許。

三、各有挑戰

  我們各人都會面對人生不同的挑戰,或是學習障礙、或是身體染病、或是家人離異等。我們不要拿孩子與別人比較,或埋怨他們表現不濟,那容易挫損他們的自信心,乃要在他們年幼時便悉心訓練他們,包容他們的失敗,鼓勵他們再接再厲。有的孩子可能天生體能欠佳、或有學習困難,我們更應與他們一起面對比別人更艱難的奮鬥過程,讓他們不會感到孤單,我們也應他們一起享受辛勞的成果。

  英國報刊近日報導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韋比的生父另有其人,竟是前首相邱吉爾的秘書布朗。韋比的母親承認在婚前私交混亂,曾因酗酒與布朗同床,與前夫婚後也因酗酒而生活凌亂,以致韋比須在家庭複雜關係下成長,面對人生的挑戰。但他們在主的恩典下努力奮鬥,母親成功戒酒並開展新生。韋比也成為教會領袖,他強調他不是從遺傳基因裏找到自己是誰,而是在基督裏知道自己是神所愛的兒女。

結語

  聖經說:「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二十三10下)人生的艱難困苦可成為我們人生的試煉,讓我們的生命除去雜質,煉成更有價值的精金。我們也經歷神同在的鼓勵和喜悅,鍛鍊成具充足信心和卓越能力的領袖。來與你的孩子一起學習吃苦,然後共享苦盡甘來的祝福吧!